秋葉淺淺,細雨綿綿。隨著語文新課標學習的推進,為充分發(fā)揮2022版新課標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和功能,進一步提高青年老師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2023年10月10日晚,我校“同行·致遠”小學語文青年教師發(fā)展共同體全體老師齊聚線上,共同學習了林志芳老師的《語文“課程性質”解讀》和周一貫老師的《語文“課程理念”解讀》。
林志芳老師回應語文課程性質的難題,強調指出應落實語文實踐。從五大方面理解語文課程的性質,并通過真實的語文課堂,例如張幼琴老師的《月是故鄉(xiāng)明,桂是故園香》和林莘老師的《為人民服務》,為我們展示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,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,培養(yǎng)語言文字運用能力。同時林志芳老師將語文課程性質的關鍵詞概括為“語言實踐 核心素養(yǎng) 立德樹人”三方面,給老師們指明了方向。
周一貫老師遵循兒童本位,主張整體設計課程。首先指出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(xiàn)實格局的四個存在問題“教學目標的知識化”“教學方式的同質化”“教學目標、內(nèi)容的狹隘化”和“思辨能力培養(yǎng)的淺表化”,應當是我們解讀新課標的邏輯起點和認識基礎。接著周老師深入分析新課標兩大特點的歷史發(fā)展軌跡,同時準確把握“大概念”是新課標的時代精神,解決現(xiàn)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,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情境因素,這樣才具有針對性、深刻性和有效性。
認真學習、實施新課標,不僅是為祖國、為時代培養(yǎng)好學生的宏偉大業(yè),也是我們青年教師自身提升專業(yè)素養(yǎng)、履行神圣職責的自覺擔當。秋色宜人,共同體老師們利用晚間休息時間,同赴線上學堂,研課標,共成長!